• Home
  • Ashley’s 2020
  • Been there
  • Veni, Vidi, Vici

I am Your Sunshine

words are for those with promises to keep

Feed on
Posts
Comments

生活

Oct 16th, 2005 by Ashley

第一個回來的是電視,然後是書。
有時仍會不由自主地惆悵發呆,但至少現在有了能夠將自己丟到另一個世界的capacity。

昨天抱了幾本書回來,各有各不同的意義,對於我。

余秋雨的霜冷長河,是我一直想看的。

成英姝的女流之輩很久以前就看過,但翻了翻又想再回味一次。
光是重讀她的序就讓我興奮不已,她將自己的矛盾很寫實地描述了出來
幫我說出了我往往只能拼命點頭說”我就是這樣啊!”卻自己無法自己形容的人格特質
又有種世界上原來也有人這麼怪的相惜感。

朱光潛的談美。有沒有忽然讓你們挑起眉毛?
是的,衝著他那篇出現在國文課本上的文章,我決定拿他的作品來讀。
甚至連當初認為莫名其妙的”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我相信當初我一定覺得很莫名其妙)今日再讀也許又會有不同的感受。

陳之藩的散步。讓我帶回家的原因之一是noelle很喜歡他,之二是他裡面一部份寫科學家與文學家的故事,之三是...我驚訝地發現他似乎還活著!?

鹿橋的市廛居。從沒讀過貓很愛的未央歌,先從他的散文認識他吧。

高行健的給我老爺買魚竿。家裡有,但從來沒看過。自從他2000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好像沒看過他的作品就不大對勁,衝著書名有趣,姑且一試。

在我的書單中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以往我是極其討厭讀散文的,我總是大量閱讀小說,也許就像電視跟電影對我的意義一樣,虛幻的現實總似乎比較容易比較美好。(我也不是完全貪戀虛幻,我總愛在虛構中找現實,所以我讀卜洛克,而他們的現實中又總參些理想浪漫,就是這點給我極大的慰藉。)這近一兩年來我卻開始讀散文,楊照,劉大任,余秋雨… 等等等等。代表了什麼呢?解讀我的生命這檔子事還是暫緩吧。

Posted in Life, Readaholic | 2 Comments

2 Responses to “生活”

  1. on 16 Oct 2005 at 18:17 pm1貓

    散步是他太太童元方(愛因斯坦的夢)寫的,我很喜歡也有買,我就是看了這本書才特別想去Boston,你去過讀起來一定更有趣!

  2. on 16 Oct 2005 at 19:21 pm2Ashley

    哎呀結果我們沒去 Boston!
    下次去吧! 順便去加東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