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Behind the Red Door

無意間在圖書館翻到這片DVD,因為 Kiefer Sutherland (24) 和 Stockard Channing (The West Wing),我把它帶了回家。只是DVD背面的介紹也真有夠誤導人的,Stockard Channing完全只是個小配角啊,卻講成是三個人的故事。不過也該謝謝它,因為我真的有一大半是衝著 Stockard Channing而拿這片的!另外,電影的海報也跟故事不太搭,還頗有 Alias 的調調… XD

照我最近看Felicity的惡習,我會開著一半的視窗看影片,另外一邊分心再玩變化俄羅斯,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沒幾分鐘,就讓我想要開全螢幕好好地專心的看。距前一片讓我會這樣想要全神貫注地看的電影已經不知道有多久。

音樂很美景致很美,整部片的步調緩急適宜,從一開始兩人之間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到後來他們找回所謂”家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人感動,卻不是灑狗血的那種,很細膩,很婉約。

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是 Roy (Kiefer)講話的語氣 音調 姿態,都非常非常像我熟悉的 Alan Shore,很神奇的是雖然他們長的不像,慣演的角色也不同類型 (Kiefer 跟我老闆倒有點點神似),但在這片中 Kiefer 跟 James Spader 卻刻畫塑造出同樣的氣質。我著了迷似地看著他的表演,看著他是如何從強悍走到最後的脆弱,如何重建他與妹妹的關係。雖然我沒有類似的經驗所以無法判斷,但 Kiefer 將他的角色詮釋地非常有說服力,從剛硬到柔軟,突如其來的發飆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我不太會講心得(批評還比較會),只會說這部片真是好看…極了!

 

ps. 在網路上找到另外一種海報,明顯地,這張比前面那張適合多了。我想第一張真的是拿Stockard Channing來賣的吧。

昨天

from mom本來回家要弄蜂蜜波特烤雞腿,但是整理花就整理了好久,弄弄都已經好晚了,肚子又好餓,就想說算了,煎個鍋貼就好 XD

再煮鍋青菜豆腐蛋花湯,就這樣解決了一餐。

話說我最近忽然愛吃零食起來,Ritz Chips – Sour Cream & Onion 就吃掉了兩包,還有什麼椰子餅乾啊,芝麻POCKY等等。連平常不大愛吃(但是愛買)的冰淇淋也吃一堆。

Anyways, 所以蜂蜜波特酒烤雞腿只好今天再弄囉。不過,今天是打算弄白酒蛤蜊麵啊~~~

Going to Taipei

Going to Taipei New York Times 2/12/06

You know

Tv doesn’t reflect/predict/depict every aspect of my life.
It’s just that I can very much relate sometimes.
But not all the time.
As their relationship complicates, there’s actually not so many going on in reality.

Oh you still water.

 

Oh I’m angry… I’m really really angry.

First this following bomb squad guy’s instrution of imagining McDreamy talking to her in the OR. That was so LAME!!!! And as I was thinking, they’re not gonna blow him up as he walking out of OR with that ammunition, and *BOOM*, my Mr. Early Edition was all over Meredith. Not to mention Mr. Jones’ stooping heartbeat, I was like “Oh No… Don’t do this.” Guess Dr. Bailey also scares me, ha.

Mr. Pink-mistyComparing to the previous episode, this one seemed weak whatsoever. We all know that Meredith couldn’t possibly die. Nor are her fellow intermates. They need something to keep the tension, they need drama. So they pretended that they’re gonna kill Mr. Jones, who just appeared one time, and they mercilessly murdered my Mr. Early Edition. I’m so pissed. And Dr. Milton brought out the “pink mist” thing seemed just to be an perlude of Mr. Early Edition’s dance of flesh. Intro of George’s fantasy last week is corresponsive to the scene that Izzie and Christina helping Meredith to clean up. The first one is unnecessary and the second is cheesy. (Well, they’re necessary in some way. Without the punk mist theory, we won’t think too much when the shock of Mr. Early Edition (I’m kinda getting tired of calling him that now.) gone with the wind act overwhelms us. And the second one brought us straight from fantasies to reality.)

Anyways, I guess that’s the way it’s supposed to be. Somebody’s gotta die. It’s TV. And though I’m somewhat disappointed at this episode, there are still some parts I like (I was gonna say “enjoy”, but I have to be fair. I did enjoy the entire episode; maybe I was just pissed by being right), such as George encouraging Dr. Bailey (in these two episodes, we really can see the bounding between these interns with their “Nazi” resident), Adele saying to Chief, “That’s not the she he’s asking for.”

我喜歡的作家

(隨便列列)
Jane Austen (Austen阿姨一定要放第一個的啦)

Dorothy Sayers
P.D.James
Josephine Tey
Lawrence Block
Ira Levin
Stanley Ellin
Patrick Sueskind

Baroness Orczy
Sir Walter Scott

我一向同意一個看法: 刑罰的主要目的是在於嚇阻人犯罪,而非報復或是以眼還眼。
說真的,以眼還眼是不可能的,你要如何複製一個人造成的痛苦再加回他身上?
怎麼決定何種程度的懲罰足以做為一個人做惡事的代價?

這集的主要角色是連續殺人犯,在一個”意外”裡中槍傷到腦部,
那段殺人的記憶不見了,整個人也性情大變,
變得溫和有禮,再也找不到這樣充滿善意的人。
對 Allison 來說,她看到深藏在那個人腦海裡的記憶,
她就有義務揭露真相,這是她的呼召,是她擁有特殊能力的目的
也許對她來說,這是對死去的那些女孩必要的正義。

不諱言,也許因為他手下的受害者都是根本沒有人發現失蹤(i.e.沒有人關心)的妓女,
我心中隱約有種”你何不放過他”的念頭。
撇開”他會不會有朝一日記起他曾做過的事,甚至重拾往日的嗜好”
以及”有必要找出那些受害者被埋在哪裡”這兩件事不談,
一個人應不應該為自己完全沒有印象做過的事付出代價,是個道德上的爭議。
這不是指在法庭上常被拿來用的”temporary insanity”,
而比較像在 Babylon 5 其中一集 Passing Through Gethsemane 所要探討的,
該集裡面一個犯人被判 “death of personality”,洗淨了他一切的人格個性以及記憶,
再被灌入比較適合為社會服務的性格,奉獻自己的心力投入在信仰的追尋與服侍。
然而他受害者的親屬們並不打算放過他,走遍天涯海角千方百計追殺他。
這樣究竟有沒有意義,究竟公不公平?

不過 Medium 的任務就是要揭露事情的真相,
如果 Allison 跟她心目中的正義妥協,那夢魘是否會緊揪著她不放?
然而,看她似乎一點也沒有掙扎地跟 DA 質問犯人,逼著他”想起”他曾做過的事,
我心口覺得悶悶的,是非對錯搞不清楚的那種無力感。

另外我很好奇,若是犯人始終想不起來之前的事,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要哭了

剛剛打完好一篇行雲流水的 Boston Legal s2e14 Breast in Show 心得
正在 finalizing

結果 PCMan就當掉了
我還掙扎了好一陣子, 後來終於認命 End Process :(

沒靈感啦 雖然草稿還在
應該寫完存好再吵架的 >< 討厭...

指甲

今天閒來無事整理好房間之後,
在電腦前一邊看著皇冠大眾文學獎入圍的純律一邊剪起留了一陣子的指甲。
對於頭髮指甲啊這些東西我一點也不會依依不捨,再留就有了嘛。
常常說頭髮燙太多次會如何如何不好我也不太在意,
說真的,把爛掉的那一大截剪掉重新再來不就好了,
不懂為何總有人會問”你不會捨不得啊?”

今天晚上還剩半個小時 Boston Legal 就要開始演了,我手上就是想找些事做。
這周 Medium 的心得空在那裡就是提不起勁寫,別誤會,是有什麼想要寫的,
只是懶得整理懶得動,現在我只想要吸收東西而非製造。
不想讓指甲油虐待剛剛才用Crabtree&Evelyn Gardener Hand Treatment伺候過的手,
決定把指甲剪短,反正我一直沒真的習慣長指甲,
塗乳液會卡在指尖,洗杯子也覺得不好洗。
說的瀟灑,但剪到無名指時還是猶豫了一下下。
無名指是我最早開始留的,大概因為它們是唯一兩隻長略略大於寬的一隻吧。
比較好留,留起來也很好看。
平時八隻指甲都維持短短乾乾淨淨時,只有無名指鶴立雞群。

不過,終究還是像我前面說的,
指甲頭髮總是會再長,我多看了無名指幾眼,還是咖嚓剪了下去。

BL開始了。

cool…

Dr. Shepherd: Chief of surgery doesn’t scare me. Dr. Bailey scares me. I’m not gonna be the one to let her husband die.

a very powerful episode.

DHCP crisis

(logging in) hang in personal settings
(browser) unable to connect to certain external site (get new IP address)
(outlook) unable to send to external email (DNS)
(outlook) unable to send/receive (Manual DNS, didn’t update after IP change)

Continue Reading »

我發現

我漸漸找出我喜歡的女生的型了! (這樣講好像有點….)
Elaine Hendrix先是 Get Smart 裡面的 Elaine Hendrix,第一次出現就讓我大為驚豔,然而她的星路並不順暢,演來演去都是些小角色,我不懂啊,她明明就超漂亮!

Elizabeth Hurley還有 Elizabeth Hurley,忘記第一次在哪部片看到她了,也是一看就愛上她。大美女一個!

Bring it On (Tru Calling) 的 Eliza Dushku,也是一出場我就非常喜愛。

Audrey Landers而好一陣子前看的 A Chorus Line 裡面的 Audrey Landers,雖然扮相就是比較早的那個年代的樣子,我還是很喜歡。

Barbara Niven今天拿 Silk Stalkings 出來看,這集裡面的主要女角色 Barbara Niven 也是出乎意料的美。即使是在 90年代出頭那種衣著與化妝 (我的意思是說現在會看不太慣啦),豔色不減半分!  

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抱怨,都已經演到第二季了,

Allison 為什麼還是總是學不會,她看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實際發生/會發生的事

而常常是事實的變形,或者以奇妙的方法提醒引導她。

不過話說回來,也許是她見到的景象太過真實,

讓她無法考慮/相信會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吧。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當然可以說得很輕鬆,但身在其中大概真就沒那麼簡單了。

錯置體 – 藍霄

回台灣沒時間在書店好好逛,加上附近的書店倒一家,
另一家裡面通通都只有莫名其妙不好看的暢銷書,
所以只能從書板,別人的書店依照書評心得亂槍打鳥。

錯置體就是其中一本。
沒有想像中的好看,但也許它算是古典推理,因此不合我胃口,
枉費我想支持一下本土推理。

Walk the Line + Capote

星期六本來跟 Jo 約了要出去玩,結果到了當天時間又橋不好,
乾脆改約隔天,然後下午就跟 chun 享受電影大餐。

Capote 是我們之前本來就要配著 Brokeback Mt. 看的,
然而因為”技術性”問題,我們看了 Glory Road 代替 Capote。
Century 這兩週 double feature Walk the Line 與 Capote,
我們就決定連看這兩部,反正感覺都不錯。

時間的關係,我們先看 Walk the Line,
以往這種音樂傳記電影我是非看不可,去年的 Beyond the Sea, De-Lovely
還沒出來前我就非常期待,Walk the Line 甚至還被提名一堆獎,我卻始終興趣缺缺。
也許是 Joaquin Phoenix 的關係,他的長相與他在 Gladiator裡的角色讓我有些反感,
另外就是電影的主角 Johnny Cash 我並不熟悉(註一),看預告又稍微被誤導。

結果電影出乎我意料之外的pleasant,有人批評這片關於他的生活著墨太少,
根本就只是在講他與 June Carter 的愛情故事。
不過我不是很介意,其實只要有好聽的歌可以聽我就很開心了!

Capote… 有空再講,腰酸背痛了。

註一,
我很喜歡 Bobby Darin(Beyond the Sea ),或者應該說很喜歡那時代風格的音樂
飾演 Bobby Darin 的 Kevin Spacey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之一。
而 De-Lovely 的 Cole Porter 是我超愛的音樂劇 Kiss Me Kate 的作曲者。

離魂香 – 林郁庭

前兩天把離魂香看完了。
會注意到這部小說是看到書板上討論成英姝的地獄門,
才發現原來 2006 皇冠大眾文學獎出來了,還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全文。

一直都蠻喜歡成英姝的作品,然而這次的地獄門惡評多過好評,
反而是林郁庭的離魂香引起了我的注意。
簡介裡這麼寫著 (不能c/p害我用打的, 可惡)

香水 – 混搭著神奇物料, 無懈可擊的完美組合,加以大膽突破, 運氣及想像力調和起來的成果,創造出比黃金更嬌貴神秘的液體珠寶。同時,也帶著湘琪捲入更繁麗, 更詭譎的迷霧之中…

香水。
我眼睛一亮。
看小說的人有一大半都知道/看過 Sueskind 的 Das Parfum,
發現這是一部跟香水有關的小說,撩起我的好奇心,
不知作者想說個什麼樣的故事,怎麼讓人不拿離魂香來跟香水比較對照。
斷斷續續花了幾個晚上在電腦前把它看完,覺得很好看,
除了結局有點草率之外,故事中女主角與她的朋友們的感情, 生活
穿插著各種香水的大小知識, 更增添了小說閱讀的趣味。好看好看。

皇冠大眾文學獎 2006
網上連載 離魂香

昨晚的 GA 因 superbowl 的緣故提早到七點播,我去接機,
但很有先見之明的預設了錄影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superbowl拖到七點半七點四十才結束,
結果我只有看到半集 GA,還是很緊張刺激的 GA。
欲哭無淚。

尤其上周 GA 結束之後,把這集講得精彩的跟什麼似的,讓我好期待。
而且主題曲跟 title 用 R.E.M. 的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and I feel fine)
我的愛團加上我的愛歌加上我的愛劇,好感度三級跳
然後我竟然沒看到,不可饒恕!

這集一開始就看到另人震撼的一幕,
救護車上一個年輕的 paramedic 的手正塞在傷患的身體裡,
我盡量不讓自己看到那個大洞,同時發覺那個 paramedia 看起來很眼熟。
於是我倒帶,這次看到了下面跑的字 special guest star:
我們的老朋友 – Christina Ricci。

記得她嗎?童星起家的她是 The Adams Family 中酷到不行的 Wednesday。
後來跟 Davon Sawa 演的 Casper 更加讓我們喜歡她 (這就是愛屋及烏嗎? XD)
在那之後她演了很多很多片,我覺得她在辛苦地找出自己的方向,
從 Now and Then 一直到今天,我只看過 Bless the Child 與 Sleepy Hollow
兩部片都不是為了她而去看的。

因為她跟我同年,對她的好感也比一般的演員多了那麼一點,
希望她可以繼續加油,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ps. 心癢難搔的我,很怕踩到雷又好奇的不得了,還是忍不住跑到 tv.com偷看 review,
上面有人說:
要是 ABC 把它弄成 2 hour special 而非拆成兩集分兩周放就好了,分兩集看很難過。
我該慶幸沒有看到第一集嗎? 唉~話說回來我已經看了一半了啊 orz
(回家繼續努力!)

可怕的世界

學測考表情符號!?

莫名其妙。

Das ist eine Übung

I had an appointment for a private ballroom lesson lesson yesterday evening at 6:30. I went home after work to get the ticket and changed shoes and all that. By the time I got on 237, it’s already 6:25 and the traffic on 237 during peak hours is horrible. I didn’t think I can get there before the class “ends”, so I made a decision, moved myself to right lane and took the first exit. New destination: Santana Row. There are some stuffs I’d like to buy and getting Urban Outfitters’ newletter made me wanna go even more.

Urban Outfitter @ Santana Row is a disaapointment. The only thing that aroused my interest is this, but then I thought, I’d rather spend my money on DVDs or CDs instead of another T-shirt (or tank if you insist). And then I went to Borders, then Valley Fair and bought 3 sets of DVDs. (I’m lazy)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